非常簡單筆記一下從頻率變化功能理解 PLL 和 DLL 的差異。
會從 block diagram 和用途兩個方向說明。
不會解釋數學和電路 (因為都超出我的理解範圍了... QQ)
【0. 前言】
IC 設計時經常需要把 clock 推給各處的元件使用,會需要使用 buffer 增加推力。但是經過 buffer 後 clock 的相位會延遲。如果想要 buffer 後的 clock 相位跟 input clock 相同,就需要一個回饋機制,來確保 input clock 和 output clock 其相位(phase)及頻率(frequency)是一致的。
PLL 和 DLL 技術都有這樣的功能,最主要的差異是 PLL 電路中掛一個 VCO(Voltage Control Oscillator 電壓控制振盪器) 推進 buffer;而 DLL 將 input clock 再經過一些額外的 Delay Buffer 調整相位後再拉進 增加推力的 buffer。
【1. Sub Block 解釋】
- PD : Phase Detector (相位偵測器)
- 可將兩個輸入訊號的相位進行比較,並輸出誤差
- 也有高級款 PFD Phase Frequency Detector (相位頻率偵測器)。同時比較兩訊號的相位和頻率。
- 如果相比的兩個訊號是一倍頻,通常 PD 就夠用。
- 但是訊號操作的頻率很廣,fMax/fMin 超過兩倍,即便 input ouput 是一倍頻的關係,用PFD比較保險。
- [圖1-1]上圖藍線波形就是 PD 輸出結果,其high寬度越寬,顯示 buffer 後 clock delay 較大,後面就需要把頻率調快一點。
[圖1-1] PLL の 基本動作 |
- LF : Low pass Filter (低通濾波器)
- 將 PD 後的訊號高頻部分濾除,可降低調整時造成輸出頻率變化的震盪幅度。
- 使後續頻率調整變化不能太劇烈,不然 setup time 或 hold time 難以控制。
- Delay Line (訊號延遲器)
- DLL 中用電壓去控制訊號 Phase Delay 量,是一些額外的 buffer 構成。
- Oscillator (振盪器) 是 VCO ,電壓控制振盪器
- PLL 中用電壓去控制振盪器振出的頻率及相位,[圖1-2]為一種 VCO 作法。
【2. 比較】
- 架構差異
- PLL 和 DLL 主體架構都是 PD + LF + 調控訊號模組。
- PLL 以 VCO 調整訊號。
- DLL 以 Delay Line 調整訊號。
- 應用差異
- PLL 的 clock 是重新產生的,他的頻率跟 input clock 可以脫鉤,可以用來做倍頻,甚至是非整數倍頻電路。
- DLL 的 clock 是一堆 delay buffer 產生,頻率還是跟 input clock 相同,無法用來做倍頻。
- 也因為 DLL 用一堆 delay buffer,可以產生很多不同 phase 訊號。也許可以拿來調整 setup time/ hold time。
- 產生不同 phase 的功能 PLL 也有。如 [圖1-2] 這個架構的 VCO 用一些 inverter 構成,每個 inverter 的接點也可以產生不同相位的訊號
- 其他
- PLL 因為重新產生頻率,有兩個風險:
- VCO 如果故障,就 QQ 了 。DLL 只要 input clock 沒有消失,output clock 大致安好。
- VCO 的起始頻率跟目標頻率可能會差很多
- [圖2-1] 為 PLL 電路製作 N/M 倍頻,在 input clock 做 1/M 倍頻,feedback clock 做 1/N 倍頻拉入 PD 比較,決定 VCO 調整快慢。 穩態後 output clock 成為 N/M倍頻
[圖2-1] PLL Block Digram ( N/M 倍頻) |
[圖2-2] PLL Linear system |
- [圖2-3] 顯示 DLL 產生的 clock 無法變頻,只能改變 phase。
[圖2-3] DLL Block Digram |
[圖2-4] DLL Linear System |
【3. 小結】
【Reference】
- CMOS VLSI design Lecture 22:PLLs andDLLs
- 時鐘的相關概念
- PLL の 基本動作
延伸閱讀:
留言
張貼留言